車床導軌維修是床鞍、鞍座等移動的導向面,是保證刀具直線運動的關鍵。在機床修理工作中,無論大修或日常維修,車床導軌維修都占據著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。在精度方面,它不但直接影響加工零件的精度,而且往往是其他部件精度檢查的基準。同時,在操作機床時導軌機構運動是否輕便,將直接影響操作者的勞動強度。
數控車床導軌表面本身具有直線度、平行度和接觸精度的要求,同時與床身上其他各安裝基面也具有平行度、垂直度要求,床身導軌表面粗糙度Ra應達0.8/μm以上,這些精度要求一般都是由磨床來完成。若機床導軌損傷的溝槽在5mm以上,采用機械加工方法修理,不但會大大削弱導軌的壽命,而且會引起與導軌配合的各部件間的尺寸鏈變化,進成機床修理工作的復雜化。劃傷溝槽在0.3mm以下的導軌,可以采用補焊、粘補、噴涂、鑲嵌等方法加以修理,并能取得較好效果。
1、車床導軌維修質量的基本要求。機床導軌面在修理后達到:機床導軌具有良好的導向精度(即導軌在水平面內和垂直面內的直線度,單個導軌面的扭曲和導軌面間的平行度等),以滿足生產工藝或檢驗標準的要求;運動部件在導軌面上運動的平穩性與靈敏性;導軌具有良好的接觸率及良好的潤滑條件等。
2、車床導軌維修的一般原則。
①導軌面修理基準的選擇,一般應以本身不可調的裝配孔(如主軸孔、絲杠孔等)或不磨損的平面為基準。
②對于不受基準孔或不受結合面限制的床身導軌,一般應選擇使整個刮研量少的面或工藝復雜的面為基準。
③導軌面相互拖研時,應以剛性好的零件為基準,來拖研剛性差的零件。如磨床床身與工作臺相互拖研時,應先將床身導軌面刮好,再將工作臺置于床身導軌上拖研;如果以工作臺導軌為基準拖研床身導軌,床身導軌就很難獲得理想的平直度,因為工作臺長而薄,剛性差,由于自重變形,自然與床身貼合,無法判斷著色點的接觸情況。
④對于裝有重型部件的床身,應將該部件先修好裝上或在該處配重后再進行刮研,否則,安裝部件時床身變形,會造或返修。
⑤導軌面拖研時,一般應以長面為基準拖研短面,這樣易于保證拖延精度。
⑥導軌面修理前后,一般應測繪其運動曲線,以供修理、調整時參考分析。
⑦機床導軌面修理時,要保證在自然狀態下,并放在堅實的基礎上進行,以防止在修理過程中變形或影響測量精度。
⑧機床導軌面磨損在o.3mm以上者應先精刨后刮研或磨削。
3、車床導軌維修的修理方式
(1)刮研修理法床。床身導軌面和工作臺導軌面都用刮研修理方法。其優點是:設備簡單,修理精度取決于刮研質量和刮研技術。
一般適用于高精度機床,或者條件較差的工廠和車間的設備修理。其缺點是:勞動強度大,工效低。
(2)機加工和刮研相結合修理法。一般對床身導軌采用精刨、精磨其配合件(工作臺、拖板等)的導軌與床身導軌配刮,這是目前廣泛采用的方法。其優點是:既減少了鉗工勞動量,又能達到理想的配合精度。缺點是:需要精度較高的導軌磨床等。鉗工刮研量仍然很大。
(3)配磨修理法。即床身導軌和工作臺導軌都采用磨削加工來達到要求,因此不用鉗工刮研,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,這已成為導軌加工和修理的發展方向。
4、車床導軌維修后的常見弊病及其消除
機床導軌面修理后,常見的弊病是移動不靈活,阻力大,搖動調整費勁,經常成為操作者要求返修的項目。其基本原因及消除措施如下。